咨询热线:⒈80
982
847
曲不成调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指歌声或曲调不和谐,不能形成悦耳的旋律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唱歌、作曲等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,或者用来比喻事情没有按照既定的轨道顺利进行。它源于古代的音乐文化,反映了人们对音乐美感的追求和欣赏。在日常交流中,人们常用“曲不成调”来形容某件事情做得不完美,或者表达对某种情况的不满和失望。
不成曲调也成歌的作文600字作文
不成曲调也成歌
“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”。——老子
世间万物,各有其声。有的声音,如涓涓细流,悠扬动听;有的声音,却如黄钟大吕,振聋发聩。然而,即使是不成曲调的声音,也有可能成为一首动人的歌。
“诗经”有云:“采采卷耳,不盈顷筐。嗟我怀人,寘彼周行。”这是古人对于声音的赞美,即使是不成曲调的采卷耳,也寄托了深深的思念之情。同样,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声音,但它们却有可能成为我们人生中的重要旋律。
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,一个街头艺人在表演着悠扬的琴声,但观众却纷纷摇头离去。直到有一天,一个小孩的声音加入了表演,虽然他的声音并不完美,但却充满了真挚和热情。观众被他的声音所打动,纷纷停下脚步,静静聆听。那一刻,小孩的声音就成了一首动人的歌。
又如,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:“对于我来说,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,忧他人之忧,乐他人之乐。”即使他的相对论在初露端倪时曾遭到无数的质疑和嘲笑,但他并没有放弃。正是这份坚持和勇气,让他的声音醉终成为了改变世界的力量。
“不成曲调也成歌”,这是因为声音本身就有其独特的魅力。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,去倾听,去发掘,就一定能够找到那些隐藏在平凡中的不平凡。
让我们不要轻视任何一种声音,因为它们都有可能成为我们人生中的重要旋律。即使是不成曲调的音符,也有可能谱写出醉美的乐章。
曲不成调是成语吗
“曲不成调”是成语,指唱歌时声音不协调,不能成曲调。这个成语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,形容人唱歌时,不能把握音律,唱歌跑调。也可以用来比喻做事没有章法,不能协调一致。
买房电话:1808988⒋70
曲不成调是成语吗,不成曲调也成歌的作文600字作文此文由臻房小鲁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!http://www.kwfang.com/baike/show-32-6124.html